标签:指导教师评语,实习指导教师评语,http://www.yf1234.com
浅谈作文批语,
此外,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让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感受教师对他的关爱,油然而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激发写作兴趣,引起对问题的思考,求得上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③提高写作质量.
矛盾全集十四卷到,矛盾读小学时写了一篇,<>的作文,先生的眉有这么一句话:"此句似与前有重复意."一个"似"字,恰到好处,增添了评语和谐委婉的语气,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范围,学生不难接受教师的建议从而达到评改的目地.
4,评语要统观全文,再仔细斟酌
学生的作文中,有些语句看似闲笔,可有可无,但统观全文便发现它是文章的伏笔,悬念或结构,中心的关键所在,如若匆匆下笔批改,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过错,从而出现有些老师把自己的批语涂改得面目全非,让人"触目惊心"的情况.
如:我的一位学生写《我终于战胜了懦弱》一文,开头花了很多的笔墨描写天气的恶劣,乍一看似乎觉得小作者把写人的文章当成了写景文,有悖初衷.然而,当你看完全文,不难发现作者的用意:1,通过描写环境的恶劣来暗示家庭遭遇的不幸,文章基调和谐.2,小作者满怀惆怅徘徊在狂风呼啸的大街上,她的心是多么伤痛,但她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这又是多么坚强.作文的巧妙构思让人拍案叫绝.她用环境的恶劣,衬托自己悲痛的心情,同时,也从恶劣的环境中受到启发,战胜了懦弱.当时,初读文章时,我还以为是一篇纯粹的写景文章呢 如果不诵读全文,草草写一个评语,岂不是犯错误了!可见,教师写评语先要统观全文,再仔细斟酌.
5,评语要起到示范的作用,要讲究文采,张扬个性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那种文字精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文学的熏陶,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令学生长久铭记,永志不忘.如:关于写景的文章,三番五次地写"要观察""请认真观察""观察一定要仔细"等,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吸引力便熟视无睹.如这样写:美到处有,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此精妙的表达,尽管意思一样,但它不仅能让学生领略教师的文采,还容易让学生铭记在心.尝试在评语的形式和形体上进行改进.如运用古人诗词,名人名言,精妙寓言,哲理故事,精彩比喻,标点图式等来品评,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个性化,不拘一格的评语,对学生而言,既是示范,更是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鞭策.而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语言仔细推敲,内容丰富,实在,新颖,而自己的评语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形式古板,这种行为,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所以写好评语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新课改教学中,都在强调课程应该怎么上,却忽略了作文教学批语的评改,教师也很少利用作文评改这个机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倡导: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利用作文评改的机会,和学生平等的交流,以此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点燃他们心中写作的火花!
参考书目:①布鲁纳《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171,131
②《作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册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6
浅谈作文批语
浅谈作文批语
浏览次数: 341次|
发布日期:04-13 05:22:50 | 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