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 菌
教材分析
细菌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与单细胞动植物一样,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但是,细菌细胞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动植物的细胞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这是细菌和动植物的最大区别。本节教材主要讲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经常利用或防范细菌,但因为它的微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它;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两方面的有利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显著的区别,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个区别。另外,细菌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细菌,在教学过程中多借助一些教具(挂图投影片等)进行辅助教学。授课方法可采用:①观察→讨论猜想→归纳总结;②举例分析→得出结论→应用;③看教材→回答问题→归纳总结。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理解细菌的营养和生殖方式。
2.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菌正反两面方面作用(有害和有益)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细菌的细胞结构和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营养方式式。
三、教学准备
1.细菌三种形态、具有荚膜和鞭毛的细菌、有益细菌用途的挂图。
2.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3.制作植物、动物、细菌的细胞结构比较表的投影片一张(具体见教案中的表)。
4.抹布
四、教学过程
第二册 1、3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