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浏览次数: 931次| 发布日期:09-06 11:44:39 | 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yf1234.com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4、94099谷子、富系糜1号、富兴1号玉米、龙谷2
  5、金玉1号、哲单3
  8、龙食葵1号和撒特利复合肥等20多种优质种肥在全镇得以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覆被率已达到30%。其中协会人员100%选用了优质种肥。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切实起到了示范群众、服务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作用,是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先进农业科技得以推广的平台,是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载体。
  三、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兼顾群众利益和乡镇集体利益,适应了转变工作职能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祯祥镇通过强化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在破解新形势下农村工作面临的诸多难题上,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解决了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很多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农业技术成果不能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致使比较效益低下。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以服务群众、促农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服务中心通过试验示范为农民提供了优质品种,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大豆生产上,通过推广合丰4
  7、垦农48两个优良品种,面积达到5000亩,单产比普通品种平均增加50公斤,亩增效益可达130元,保证了农民高产增收。对所经销的种肥、苗木等均实行微利经营,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有效控制了当地市场价格,农民减少了生产投入。20xx年通过开展优质种肥经销、苗木供给、防疫服务,使全镇农民节省生产资金近110万元。预计今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和提供优质品种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可达12万元。第二,解决了“创收从哪里来”的问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免征农业税,使乡镇财政增收渠道狭窄,普遍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难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公益事业的顺利兴办。从调查的情况看,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镇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建立微利有偿服务体系,在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的同时,摸索出了依靠中心实现乡镇创收的新路子。20xx年,该服务中心通过销售优质种肥、防疫药品和优质苗木,共为乡镇财政创收21万元。今年年初以来,该服务中心已为镇财政创收15万元,预计到年末可达30万元。服务中心靠科技推广和服务,实现了镇财政和中心的双收双盈。第三,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富余人员妥善安置,合理分流,是困扰乡镇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的一大难题。把各种事业服务中心办起来,创造条件,提供岗位,吸纳人员,不失为一条好途径。祯祥镇通过发挥服务中心吸纳作用,已安置乡镇机关干部职工25人。很好地破解了目前“人多没事干”和乡镇机构改革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第四,解决了“工作职能向哪里转”的问题。面对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和“一免两补”政策实施后的农村工作新形势,祯祥镇通过兴办服务中心,为提高乡镇机关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锻炼干部的才干提供了重要舞台。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经过三年多的运作,使干部在兴办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培训、组织专业协会、经销经营创收等方面经受了不少锻炼,使干部的工作作风、市场和科技素质、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叶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原为镇水利站站长,通过三年来的锻炼,现已成为知科技、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能人,多次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全市先进农技协会会长”、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政府多次记功嘉奖。
  四、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其经验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建议在全县推广。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到,祯祥镇经验的核心是通过“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创建各类载体联结农户,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职能转变,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向示范服务型的根本转变。对此各乡镇应充分借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服务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