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300次| 发布日期:09-07 18:01:46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
  5.学习第2、3、4自然段。
  平平是怎么想的呢?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①指导看插图,学做动作,理解“托着腮”的意思。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一齐读)
  (重点练习设问句“我应该向哪个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呢?”因为是心里想的,所以要读出带有沉思的语气,重音要落在“哪个”上。)
  过渡:平平首先想到向谁学习?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默读并思考:
  a.在第3自然段中用“/”把平平怎么想和怎么做两部分内容分开。
  B.填表第一行。(出示)
谁怎么想怎么做
平平想向 学习    ,可    。
     ,    。
  ②讨论交流。(平平想向丁小勤学习爱劳动,可不愿帮奶奶提水。)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
  (读平平心里想的两句话,要把重音落在“总是、可”这两个词上,读出平平对爱劳动的丁小勤的赞扬;“要是……一定……”这句话要读出平平的希望和决心;平平做的那句话,前半句读得轻描淡写,后半句读得郑重其事。)
  ④总结学法:先分出哪些是想的,哪些是做的,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两部分,接着填表,最后朗读课文。
  (3)学习第4自然段。
  第4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的结构相似,请大家按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教师巡口指导。
  ②反馈交流。
  A.检查分得是否正确。(想的和做的两部分)
  B.填表。(平平想向李乐意学习关心同学,可不愿帮妹妹系鞋带。)
  ③平平“奋不顾身”去干什么?“奋不顾身”是什么意思?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委屈”的意思。
  ⑤指导朗读。(指名读一分角色读)
  朗读比较(出示投影):
  我在想事情呢!
  没看见我在想事情吗?
  6.课堂小结。(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大胆地在课堂上简单评说平平的对与错,知道一个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应该和在学校里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人新课。
  (1)分角色读第1——4自然段。
  (2)引人新课。平平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平平说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的意思。
  ①请你说说平平不帮奶奶提水,不帮表妹系鞋带的理由。(我在想事情)
  ②这说明平平把自己在想的事情看得怎么样?(非常重要,不能干扰)
  ③从文中找出描写平平想事情的样子的句子。(坐在桌子前,托着腮想)仔细观察插图,加深对“一本正经”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平平说的一句话。
  (读出“一本正经”的语气,声音要响亮,重音要落在“想”字上,而且“想”字后要略作停顿。)
  (3)妈妈听了平平的话,是怎么说的?
  ①指名读妈妈说的话。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和在学校都应该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③妈妈的话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自由读。
  (4)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
  3.课堂讨论。
  (1)投影片出示讨论题:
  ①你觉得平平这样想、这样做,对吗?
  ②妈妈为什么要笑着对平平说?
  ③听了妈妈的话,平平以后会怎么做?
  (2)分小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评议。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课堂小结。(略)

《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小学三年级语文《平平在家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