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浏览次数: 961次| 发布日期:09-07 18:12:41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