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一、创新设计
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二、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创新意图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 (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 (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与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课文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
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 (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
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