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

浏览次数: 829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58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醉翁亭记教案10,
    十九、捕蛇者说
    ↘设计意图
    “苛政猛于虎”故事引导法。相对而言,本文袭用了《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的大量表现手法,同时文章主旨句也是由“苛政猛于虎”这一结论延伸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可以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认识可能会更为深刻。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本文的重要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 先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补充讲解。
    3. 结合背景介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
    2.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及活动突破
    ◆重点
    1. 了解“说”的特点。
    2. 掌握本文的重要文言词语。
    ◆难点 
    1.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的写法。
    2.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活动突破
    1.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2.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激情
    导入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③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⑤。”夫子曰:“小子⑥识⑦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弟子。③壹似:真是,实在。④舅:指公公。古时以舅姑称公婆。⑤苛政:包括苛刻烦杂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⑥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⑦识(zhì):记住。
    1. 妇人悲痛的原因是什么?
    2. “苛政猛于虎”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理解。
    讨论,交流。
    背景
    介绍 唐朝中后期,战争频繁,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战争等。全国户口锐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没有限制,使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尽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缴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但各类苛捐杂税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多。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已重者愈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死则徙尔”。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到底是什么职业呢?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世界。 听讲。
    解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