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

浏览次数: 829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58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醉翁亭记教案10,
    司马迁认为撰史应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第一部综合性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在史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它不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期,使历史的发展有清晰的脉络可寻,记录面要比封建社会中其他的“正史”要宽广的多。同时它不仅注意政治,也注意到了经济和文化。全书“太史公曰”的论赞部分,或为某些历史事件,人物作总结,或补充正文以外的重要史实,并非空洞的议论或褒贬。《史记》中有鲜明的爱憎,对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歌颂,有批判;但它的爱和憎,歌颂和批判,都不可能脱离封建阶级的眼光。 
    最后《史记》叙事,简明扼要,系统清晰,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反映了作者高度的文学修养。如鲁迅所说,《史记》“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
    十七、桃花源记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难得的美文,文章语句生动浅显,读来琅琅上口。不妨将此文作为语感培养时朗读训练的材料。在朗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意境,在朗读中品味作者的理想意趣。我们要有理有序地实施朗读,可以用多咱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之想读、好读、乐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理想。
    2. 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 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同时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情认识。
    2. 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安排创造性的诵读练习,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 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 了解本文的叙事线索,学习其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 恰当地评论《桃花源记》的社会意义。
    3. 学习几个文言副词,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
    4. 加强朗读练习。
    ◆难点 
    认识作者在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 活动突破
    1. 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畅、音韵铿锵。
    2. 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同学们,我们经常说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是世外桃——源,你们会写这个问题成语吗?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写写看。
    提示:不能写成“世外桃园”。
    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你想知道这个成语的本意和出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板书:桃花源记)请同学们题目齐读一遍。 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书上写。
    学生谈过去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听讲,朗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