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

浏览次数: 829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58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醉翁亭记教案10,
    走近
    作者 1. 你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诗吗?能背出来大家听听吗?
    2. 谁来把陶渊明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教师适时补充:陶渊明,东晋着名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1. 背诵。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作简介。依据老师的讲说,对陶渊明其人有个明确的认识。
    诵读
    课文 1.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听准断句,注意语气节奏。
    要点:渲染情感并营造朗读氛围。
    2. 点拨(老师边点拨边做示范):(课件展示)
    ⑴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yù,现不作要求。 
    ⑵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⑶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 读得略平缓;“②乃不知有汉,③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文章读一遍。
    要点:酝酿阅读情感。
    4.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地来读一遍给大家听听?
    教师要及时评价、纠正读音错误和朗读技巧,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5.下面,我们一起来大声地读一遍课文。 1.聆听,感受。
    2. 听讲,作标注,理解。
    3.大声朗读。
    4.朗读,听讲。
    5.齐读。
    自主
    学习
    ?
    疏通
    文意 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个别指导。
    2. 组织学生交流问题,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要点。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醉翁亭记教案10

《醉翁亭记教案1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