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在此气氛中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字,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
【活动设计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分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说明孔乙己硬摆读书人的架子,自命清高,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地位的最鲜明的标志。“惟一的” 说明除他而外再无他人,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都有距离。他成了孤独的,多余的,可笑的人。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思想特征有二:一是四体不勤,好喝懒做;二是总想保持读书人的臭架子,在他看来,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2、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这部分作者通过四个生活片断展开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本文通过哪四个生活片断展开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
①酒店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②酒客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③教小伙计识字;④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前两个情节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使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中得到鲜明的表现。作者将短衣帮的嘲笑组织在孔乙己一次到酒店喝酒的过程之中,分为两个哄笑的浪潮。每个声浪前先对孔乙己作一番介绍,先说外貌,再说身世(境况、脾气等相对应的句子),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故事情节的组织层层推进,而又波澜起伏。“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运用反复,着力渲染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孔乙己有跟人交往的愿望,但在那冷酷的社会里他寻求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他只好跟孩子同孩子交谈。即使向孩子说话,他所遇到的也是无情的鄙弃;唯有在年幼无知的儿童面前,他才能得意忘形的快。后两个情节写孔乙己和孩子说话,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善良,待人热情,迂腐不堪。
3、孔乙己一到店,酒客们怎样对待他?请找出最有代表性的动词。
答案:一是“笑”,把他当作自己取乐的工具。二是“叫”、“嚷”,即嘲弄,戳他的疮疤,并以此为快。
4、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表现了他什么心理状态?
被人揭短后的羞耻和难堪; 自命清高,认为“万般借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这种争辩显得十分荒谬可笑,有点自欺欺人)。
5、为什么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识字吗”,他“不屑置辩”,而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答案:他的确识字,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还有人请他抄书,这是他自傲的资本,所以“不屑置辩”。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一步步爬上去。而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科场失意,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这也是他最痛的一块疮疤,因此,每当触及到这一点,他便颓唐不安。 要点:触到科场失意之痛(刺痛了他心灵的疮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孔乙己》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