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孔乙己》教案3

《孔乙己》教案3

浏览次数: 871次| 发布日期:09-07 18:45:47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www.yf1234.com 《孔乙己》教案3,
    6、“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可否换成“掏”或“拿”?为什么?前文“便排出九文大钱”为什么不用“摸” 而用“排”?
    答案:不可换。“摸”说明这四文钱是仅有的,以此表现孔乙己生活已濒于绝境。前文的“排”是他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在只能用四文钱买一碗酒的短衣帮面前显示一下阔气,炫耀自己有限的钱。 
    7、关于孔乙己“满手是泥”的描写,和前面“脸上黑而且瘦”等外貌描写连在一起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这样写,行文自然,能显示出孔乙己被科举制度迫害的过程。     
    8、孔乙己是怎样离开咸亨酒店的?
    答案: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他是“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生活,在笑声中离去”。 除“我”之外,在这“笑”中没有怜悯和同情,人与人关系那么冷漠。他的悲剧,是“笑声中的悲剧”——以笑衬悲,悲剧更悲。(板书)  
    9、“十九个钱“重复了几次?说明什么?后来不提了,为什么?
    答案:四次。说明孔乙己是可有可无和被社会抛弃的人,掌柜只有在结帐时才想起他,表现其命运的悲惨。后来不提了,说明他已经被冷漠的人情、世情所吞噬。  
    10、通过掌柜与酒客的对话,交代了孔乙己“被打”的经过,这是什么写法?  侧面描写。 
    【活动设计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孔乙己悲惨一生的结尾如何?结尾一句"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 
    死。“大约”“的确”,这两个词表面矛盾而含义是深刻的。说“大约”是因为二十年来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的生死,说“的确”是从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来推断他肯定活不下去。揭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文章最后着力描写孔乙己欠酒店十九个钱,似乎没有钱人们再不会想起他,这十九个钱似乎表示着他存在的全部价值。当这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四、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依这个字的读音,再组3个词 
    1.附和()2.间或( )3.打折()4.单调()5.监督()6.好喝懒做() 
    二、教人活泼不得”中“教”字正确的读音和解释是〔)  
    Ajiao1传授 B.(jiao4 )教育C.jiao1)让 Djiao4)使 
    三、简答:小说开头写穿长衫的和短衣帮喝酒方式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以及社会环境,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二、合作探究
    1、提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讨论并归纳:(请学生找出文中孔乙己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变化) 
    (1)概括介绍: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肖像描写: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孔乙己》教案3

《《孔乙己》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