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浏览次数: 461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22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声声慢》教案,
    出示幻灯片12:酒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后师明确:最初饮酒是乐事,要与神灵共享或用以招待客人;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在宫廷宴会谁最常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战争,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古感慨良多,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这种忧是时光流逝而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最终这种“忧”也不能排解“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一斗酒出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离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2)“秋风”意象略讲
    出示幻灯片13:“秋风”意象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自古逢秋悲寂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出示幻灯片14:“过雁”意象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出示幻灯片15:“黄花”意象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