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3)相同的加数是谁?
(4)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谁?
(5)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6)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5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自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
(1)自学一个数和1相乘。
完成下面的算式:1×3=、3×1=、1×1=。
6×1= 1×8= 1×10= 123×1=
做完后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自学一个数和0相乘。
自学后,完成下面的算式:0×3= 3×0=
提问:“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学习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
(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讨论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乖,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
实践:下面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小组间进行实践。
教师:“通拉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 学生自学例2。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2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设想:本课大胆地进行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并自己进行验证,教师只是参与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课后附记:
课题: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3、第24页的例4和例5,完成练习五的 第3—6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