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第五册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
一个鸡蛋重( ) 一个西瓜重( )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
我的
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
土豆 我的
书包 我的
估计 称量
结果 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1吨有多重
教学内容:P21~P2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
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猜一猜。
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看一看,算一算。
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说一说。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练一练。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拓展应用
1、 4千克 =( )克 3吨 =( )千克
50000克 =( )千克 ( )t = 20xx kg
18 t =( )kg ( )kg = 6 t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 50 250 5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
4、在○里填上“>”“<”或“=”
500 kg ○ 3 kg 1 kg ○ 300 g 9 kg ○ 9000g
800 g ○ 10 kg 3 kg ○ 3 t 4000 g ○ 4 t
8000千克 ○ 8吨 4500克 ○ 4千克
3 t ○ 3600 kg 5 t ○ 5000 g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第五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