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课小结
你认为在搭配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结合上面的例题和练习强调: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
五、布置作业
搭配中的学问练习课
教学内容:P27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探讨中,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搭配菜谱)
二、指导练习
1、 第1题(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
理解图意,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
加深认识
2、第2题
出示情境土,指导学生观察,叙述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三、拓展深化
教师出示思考题:有3本不同文艺书和2本不同故事书,从中任选2本文艺书和一本故事书,共有几种不同选法。
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 乘 法
单元教学内容:P28~P4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连乘。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法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4、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6、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在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教学时,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探究,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购物、乘车等情境,也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探究活动的材料(如小棒、图片等),并在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帮助、指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如计算“24×3×2”,先让学生估算结果,可以得到结果比“20×3×2=120”大、而比“25×3×2=150”小。又如“198×2=296”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导用估算的方法。
在学生独立估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计算方法必然多样。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提供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同学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第五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