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251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教师: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6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7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第19页“实践活动”
(四)思维训练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
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第三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          垂直       



第四课时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