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801次| 发布日期:09-07 19:13:50 | 七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尽管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各异,但移动或旋转后,可以完全重合.
“≌”是用来表示全等的符号.两个三角形重合后,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在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的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并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37 习题5.7 1、2、3
(二)1.预习内容:P138~140
2.预习提纲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什么?
Ⅵ.活动与探究
1.拿一张纸对折后,剪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把这两个三角形一起放在下列图中△ABC的位置上,试一试,如果其中一个三角形不动,怎样移动另一个三角形,能够得到下列图中的各图形.

图5-95
[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使他们了解经过图形变换,图形的一些性质改变了,而另一些性质仍然保留下来.在本题中,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
[结果]图(1)是把△ABC沿直线BC移动线段BC那样长的距离,可以变到△ECD的位置.
图(2)是把△ABC以BC为轴翻折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
图(3)是把△ABC以点A为中心旋转18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
图(4)是把△ABC沿直线AB向下移动线段AD的长的距离,可以变到△DEF的位置.
图(5)是把△ABC以B为中心旋转180°后,沿直线BC向上移动线段BD那样长的距离,可以变到△EDF的位置.
图(6)是把△ABC以A为中心旋转∠BAD的度数.可以变到△ADE的位置.
图(7)是把△ABC翻折180°后平移,使边BC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这样可以变到△DCB的位置.
图(8)是把△ABC绕点A旋折180°后,再旋转使∠A为这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即可变到△ADE的位置.
图(9)是把△ABC绕边AC的中点旋转180°,可变到△CDA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
§5.4 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对应顶点
对应边
对应角
二、做一做、练一练
三、全等三角形的符号
“≌”
注意:
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五、议一议
六、课堂练习
七、课时小结
八、课后作业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