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不玩火防触电

不玩火防触电

浏览次数: 637次| 发布日期:06-12 13:26:19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标签:思想品德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不玩火防触电,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玩火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3.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4.知道拨打电话“119”可以请求消防队灭火。

情感:

  感到玩火触电危险,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1.不玩火,防触电。

  2.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3.会拨打电话“119”报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全人类的共同传统。中国古代先人舜曾明确提出:生命是普天之下万物万事最为宝贵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荀子在《礼记》中提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惧善,人道毕矣。”这也是在强调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古人甚至把爱惜生命与“孝”联系起来。古代《孝经》中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热爱生命是一种传统道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宝贵的,应当爱惜。我们国家近年来制定了青少年保护法,强化对青少年的保护。对少年儿童来说,生活中一旦发生事故,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往往是他们。如果少年儿童自己不注意安全,不清楚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做一些危险的事,那么造成事故,受到伤害的首先是他们。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青少年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防止受到伤害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材是一、二年级“热爱生命”教育中的一项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安全,不玩火,防触电,防止受到伤害。

  本课教材是根据生活中的一件真事改编的。由于这件事发生在学生同龄人身上,甚至他们自己也干过类似的事,这就利于学生体验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学习相应的知识,实践行为要求。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人们听到“救火”的喊声,一面救火,一面拨打电话报警。第二部分,讲述火灾使人们受到很大损失。第三部分,讲述火灾发生的原因。

教法建议

  1.“不玩火”强调不能够玩火,无论怎样玩火,都不允许。而“防触电”讲防止触电,注意用电安全,不能使学生对电器产生恐惧心理,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握好分寸。

  2.老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搜集与本课教育相关的资料,以使教学中适当引用。如“想一想”栏目中仅设计了四种情境,生活中还有不少不安全的因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对“防触电”的教育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校附近的情况,学生的生活情况,补充一些内容。如,农村的电动农机具、旷野的高压线的安全问题等。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  不玩火  防触电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玩火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3.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4.知道拨打电话“ 119”可请求消防队灭火。

情感:

  感到玩火、触电危险,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

  1.不玩火、防触电。

  2.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3.会拨打电话“119”报警。

教学重点:

  1 知道玩火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

  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 [2]  下一页


不玩火防触电

《不玩火防触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