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思品教案-中国人民不可欺

思品教案-中国人民不可欺

浏览次数: 233次| 发布日期:06-12 13:30:47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标签:思想品德教案,http://www.yf1234.com 思品教案-中国人民不可欺,

教学目标

认知:
  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抵御外侮的事迹。
  2.知道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
  3.知道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情感:
  1.敬佩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行为。
  2.为中华民族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大环境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如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丛书,等等。学校在德育的各渠道中特别注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主导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更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列为重要内容。这些皆为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事迹知之较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于合格人才的需要。
  本课与下一课《祖国的忠实儿女》为同一单元,从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报效祖国两个侧面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在三年级热爱解放军、知道一些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具体的爱国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学习爱国人士的爱国精神,也为四年级第二学期学习《维护祖国尊严》一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法建议:

  1.本课题材带有历史性,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但应避免上成历史课。
  2.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激发爱国之情。
  3.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课、语文课、课外阅读及影视片中已获得的知识,来充实教学内容,理解本课要点。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中国人民不可欺

教学目标:
认知:
  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抵御外侮的事迹。
  2.知道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
  3.知道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情感:
  1.敬佩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行为。
  2.为中华民族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中学习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不甚了解,因此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难以理解。


教育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挂图:广东东莞市的石雕图。
  2.提问:看!图中有一座巨型石雕,你们知道这座巨型石雕坐落在什么地方吗?
  (它坐落在广东虎门)
  这座巨型石雕是有什么组成的?(一双巨手和一杆被折断的烟枪)
  3.说一说:
  (1)它象征着什么?

[1] [2]  下一页


思品教案-中国人民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