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持何态度?
3. 结合小峰成功维权的事例,总结交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如何从心理上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提出了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结合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辩正地看待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从不同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自我锻炼方法。4.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进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的领悟,增强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5.通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6.通过多种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www.yf1234.com
3.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