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

浏览次数: 616次| 发布日期:06-12 15:23:16 | 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学网,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yf1234.com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十四课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棉纺织业的发展和黄道婆的贡献,大都的繁荣兴盛景象,运河的开凿和漕运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海运,发达的海外贸易与频繁的中外往来。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元朝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海外贸易的成就,中外交往的发展,同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关系,以便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

2.元朝手工业,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的成就以及中外交往的发展,都是和全国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分不开的。元朝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重点

元代的棉纺织业、元大都、运河漕运和海运。

重点分析:1.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元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成就。2.大都是元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集中体现了元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繁荣。3.南北运河的全线修通,不仅促进了元朝漕运的发达,巩固了元朝的统治,而且为后世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4.元代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难点

本课内容头绪多,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条理清楚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

[新旧知识联系点]

1.元朝统一和社会经济及中外交往发展的关系。

2.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比较。

3.两宋和元朝植棉面积的扩大,同棉纺织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

确立目标,指导学练,讨论解疑,总结深化,练测评估五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元朝在哪一年建立,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哪里?哪一年元朝统一全国?

2.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导入新课]

师:1279年,元朝灭掉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元朝的统一有哪些历史作用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元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有: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

师:回答得很好!不过元朝的统一除了上述两个作用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促进了元朝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的发展,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第14课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板书)

[确立目标]

师:同学们分析一下标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几个大问题呢?

生:两个。1.社会经济;2.中外交往。

师: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内容,然后讨论一下我们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呢?

生:1.元世祖重视农业的发展;2.纺织业的新发展;3:闻名世界的元大都;4.漕运和海运;5.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交往的发展。

师:好!下面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师生共同阅读明确)

[指导学练]

一、元世祖重视农业(板书)

1.元初农业生产的破坏(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生:蒙古族。

师:蒙古族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生:蒙古族过着游牧和狩猎的生活。

师:初入黄河流域的蒙古贵族,对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采取了什么态度?造成了一种什么结果呢?

生:破坏。蒙古贵族夺取大片农田,改作牧场。黄河流域的农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蒙古贵族夺占农田为牧场,企图用自己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代替中原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其结果不仅造成北方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水平急剧下降,而且也激化了民族矛盾,危胁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随着元朝的统一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元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由破坏农田转而重视农桑,把农业生产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出示(出示课件:元世祖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引导学生阅读诏令)

[1] [2] [3] [4] [5]  下一页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 教学设计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