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教学计划总结政治工作总结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

浏览次数: 245次| 发布日期:04-19 20:02:27 | 政治工作总结
标签:九年级政治工作总结,高二政治工作总结,http://www.yf1234.com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

09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

    一、知识结构与核心知识
    四个“一”:
    一组核心概念---物质与意识(客观与主观);(另外:意识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能动性)。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2大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一拖二: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反作用)。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自然灾害、气候、环境等生态文明方面的事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生活实际和党和政府的各项现行方针政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3、意识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目标目标的提出;长征精神等民族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或者人文素材。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重大科研、科技项目果的取得;重大工程建设的成功等;科学发展方面的事例。
    四、知识内在联系
    1、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与价值观、实践与认识以及辩证法的联系。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的联系。
    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与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
    4、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我国的现行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上的)。
    5、哲学意义上的宗教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宗教。
    辩证法复习总结
    一、知识结构与核心知识总结:
    三个“一”:一个核心和实质-----矛盾的观点。
    一个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个对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一个“二”: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联系观:3主要个哲理: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联系的6种性质:普遍性—条件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发展观:6个主要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
    矛盾观:6个主要哲理 :矛盾既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
    二、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 一个根本方法--矛盾及矛盾分析法----我国及世界的重大事项和形势的分析;我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地区发展、企业发展、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事例或者人文素材。

[1] [2] [3] [4]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哲学考前终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