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山东省就业现状及对策(66 文档)
- 类型:人力知识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9-03 19:05:04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320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9.69 MB
- 推荐度:3 星级
《山东省就业现状及对策(66 文档)》简介
标签:人力资源知识,如何提升人力专业知识,
山东省就业现状及对策
(徐可彬 董廷杰)
山东是人口大省,做好就业工作,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和研究山东省的就业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近年来,山东省把扩大就业作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坚持以发展促进就业,积极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努力,全省城镇就业局势平稳有序,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人、政府促进就业、主体双向选择、市场竞争就业的新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总量矛盾长期存在。从供给看,“十五”期间是山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升至峰值,达到600万人左右,加上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二是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十五”期间,全省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调整,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全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总人口的3.55%, 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84.7%,低素质劳动力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结构性失业现象非常明显。三是从传统产业分流出来的大龄、低技能人员长期失业人员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离岗职工比较集中,生活困难。另一方面,还有17.6万长期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再加上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必然会出现严重的长期失业问题,形成特定的就业和生活特困群体。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和社会重要的转轨时期,就业体制、政策与严峻的形势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市场就业的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长期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特困群体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确保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拓展“五条渠道”,积极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简化民营企业设立审批程序,放宽准入限制,对民营经济发展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吸纳劳动力能力。二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积极发展以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业、旅游业等为重点的新兴第三产业,鼓励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实体和企业,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积极推行和规范灵活的就业形式,建立小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定期公布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三是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以及社区服务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在资金、融资以及税收等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安置就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群。四是进一步扩大吸收外资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吸收外商投资,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鼓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推动大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研究解决制约国有企业利用外资的企业负责人观念、职工安置、资产评估等突出问题,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推进吸引外商投资特别是引进世界著名的商业集团兴办大型商业批发、零售和连锁经营企业,引进国际知名的品牌,大力发展特许经营项目。创造条件加快与国外资本雄厚、经营实力和网络渠道强大的旅行社,兴办中外合资的旅行社,加快发展海滨度假、商务旅游、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吸收外商投资一些与对外贸易相关的运输、仓储、报关等港口服务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五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境外就业。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搞好技能培训,改善外派人才结构,坚持“以质取胜”,提高我省对外承包工程队伍水平和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创造“山东名牌”。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维护对外承包劳务市场秩序。, 大小:9.6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