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作文网作文网观后感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

浏览次数: 643次| 发布日期:01-03 15:10:57 | 观后感
标签:观后感范文,观后感作文,观后感怎么写,http://www.yf1234.com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千秋家国梦,成败皆英雄

  旷日持久的争议之后,“问题影片”《建国大业》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在献礼片大格调基本没变的前提下,本片终于第一次叫人看到了歌颂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失败者”的史无前例地同情。在江南烟雨之中,看着蒋介石那孤独落寞、远去故国的身影,在那恢弘的历史背景之下,很容易叫人想到一句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双雄逐鹿的背后,其实是各自追寻的家国梦想,理想实现者固然伟大,金陵梦碎者亦不失英豪。

  看完《建国大业》我承认对我是有所触动的,这种触动不是仅仅是因为新政权的建立的不易,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长在红旗之下,已经太熟悉这个过程了,真正叫我感动的是影片对于我们曾经一定要蔑视的“蒋家王朝”有一种新的感情,这种感情或许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历史的同情心吧。而这种同情心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史观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中华民国的新政府的终于有了一点自信,希望这种自信不断发扬光大,因为这个自信是言路广开、民主进步的基础。

  关于剧情无需多说,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正如人们描绘的那样,这其实是一场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政治背景下的双雄对决。60多年前,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争斗了多年的生死冤家,曾经考虑过合作的可能。这一历史的际遇在片中表现得无比凝重,在无必胜的把握之下,至少在毛泽东以及共产党这一边还是表现出了和谈诚意的,从他们屈身前往重庆会谈时的忐忑不安可以看出对会谈的重视。只可惜由于各自的立场相去太远,终究无果而终,从此分道扬镳,割裂60年。在这段戏中,蒋介石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弄权谋的独夫形象,而是更像一个忧心忡忡的家长,面对一个几乎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不得不绞尽脑汁地缝缝补补,正因为他于打和之间的左右为难,注定了他比毛泽东面临着更多的局要破,而毛泽东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心态,大不了再去打游击,因此在这场戏中蒋介石精神负担更重,其内心冲突显然比毛泽东更强烈。这种一个放得开,一个放不下的心态不但始终决定了影片中两位主角的精神基调,实则也是历史风云际会中对立的两个党派的集体心理的真实反映。

  《建国大业》单论剧情,个人认为其实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毕竟这段历史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叫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几乎没有了以往此类电影的说教成份,而是从人物的行为细节和微妙的心态着手来刻画了双方阵营的人物在那种关键时刻的内心,或自信或焦躁或狂妄或悲愤,或天地换颜的豪情壮志或山河破碎的意兴索然,或春风得意的喜悦或无可奈克的哀伤,竟然在某一瞬间使得影片有了异彩纷呈的感觉;另外一个方面,各种角儿的表演是更重要的看点,看到葛优和冯小刚出场,我笑了,绝对是一种会心的亲切的笑,这两个宝贝曾经带给我们多少欢乐?即便是冯小刚一脸恶狠狠的凶相,给人带来的依然是愉悦,从这个角度上讲,本片可以说基本成功了,咱看电影不就是图个乐嘛。这种欢乐,在以往的献礼片中是不多见的。至少《建国大业》可以迎合两种人去看,一种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去体会那段风云变化的日子,以表抚今追昔的怀旧情怀,另外一种是对明星感兴趣的人,您想啊,这种明星集体盛宴,您花五百万元能一次性看到吗?在观影过程中,每一个明星出场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在其他影片中的形象,那种反差和比较,很耐人寻味,可谓乐在其中。个人觉得这样的片子一定要带着娱乐精神去看,如果真的如某些观众那样带着“苦大仇深”的心态去找毛病,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模仿,中国电影界显然已经在不断深入地学习着西方的某些电影技巧,不管这种学习的实际效果怎么样,但至少能看到某些轻松的东西。于是在《建国大业》这种比较严肃的题材中,也能看到某些刻意的喜剧桥段了。在进攻北京城中,葛优和王宝强的那段对话,就很搞笑,其实这个两个人物在剧情上可有可无,这在技术上显然是跟好莱坞商业电影学的,后者经常有小人物在动作戏中插科打诨,无非是为了增加娱乐性。《建国大业》做了,而且无伤大雅,反而增加了观众的亲近感。这是值得欣慰的一个地方。

[1] [2]  下一页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