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四十中学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接力棒,2001年9月当我们踏进中学的门槛,那象征播洒爱心、照亮他人的“火炬”,便传到了我们手中,为了使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做出成效,三个小分队的“爱心使者”相约在每周日上午8∶00—11∶00,赴河北省爱心医院,看望居住在那里的孤寡老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我们用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用自己甜美的歌声,续写着人间真爱。当然,在给爷爷奶奶送去欢乐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和净化。许多感人的场面也成了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当我们带着仅仅是为了完成一次活动的想法骑40分钟的自行车第一次走进河北省爱心医院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每个人变得迟钝了,有的爷爷奶奶已不能行走瘫痪在床,有的已肢体残废,有的已听不到声音,也有的戴着眼镜读报,倾刻间,我们意识到这就是我们要服务的对象。怀着那份特殊的感情,怀着对爷爷奶奶们出生入死,冒着枪林弹雨保卫祖国的崇高敬意。我们手捧鲜花,走进一个个病房,在一声爷爷奶奶好的问候声中,拉开了我们服务的序幕:有的同学帮奶奶端茶倒水、扶着去厕所;有的陪爷爷奶奶聊天、下棋。每次去我们都会带去精心准备好的歌曲、舞蹈、诗朗诵,给爷爷奶奶们表演,看着我们活泼可爱,楚楚动人的样子,他们会随着节拍一起哼起来,并不断打着拍子露出开心的笑容,体现着心与心的交融,此情此景,让我们每一个人充满了激情。有一次我班李铁然同学不间断地为老人们唱了近四个小时的歌曲,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爷爷奶奶们感动之余,不停地说:孩子喝水吧,歇一会儿再唱,太好听了!第一次活动在爷爷奶奶们的:“孩子们还来呀”的话别声中结束了。想着老人们期盼的目光,回忆着他们相对而座孤独无语的情景,我们似乎感到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和这份“责任”背后传递着爱给这些老人晚年生活送去光芒。大家面面相视,点头承诺,用眼神中透出的坚毅和执着,告诫着小分队的成员:这条路要坚定地走下去,用爱为老人们撑起一片蓝天。
第二次,第三次,至今记不清多少次,爷爷奶奶们在“孩子们又来了,真好,真好”的欢迎声中,迎接着我们。医务人员告诉我们,有了你们每一次到来,所给予的欢笑,他们感到很幸福,不孤独,有了你们的歌声,他们会高兴的手舞足蹈,有了你们的陪伴,他们总是洋溢着微笑,吃的多了,身体也硬朗了。然而,人老了总爱回忆。有一次当听起老八路战士讲起青年抗战打鬼子的经过时,我们那聚精会神的样子,让爷爷倍感有一种精神气儿,越讲越带劲儿,最后竟毅然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保卫黄河”等优秀歌曲,好多老人从其它病房汇到一起,大家一起合着拍子唱起来,声情并茂,场面感人至深,置身其中,仿佛再经受着一次洗礼,多好的老人啊。人老了,怕的是孤独,物质条件好了,他们缺的不是衣物、食品,更需要的是有人陪伴,有人倾诉,有人关爱。我们的到来,使他们充满了欢乐和喜悦。有位老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打仗时,耳朵被炮弹震聋了听不见,平时几乎没有跟他交谈,看着他孤独无助的样子,我们每次都会去看望他,并且用笔与他交谈,从中知道了他当过侦察员、通讯员,并且夸他很了不起,望着老爷爷和霭而满足的样子,我们都会开心地笑起来。
春去秋来,陪伴爱心医院爷爷奶奶们的美好时光,写进了我们的记忆里,平时我们除了学习玩耍之外更懂得有时间多陪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给他们带去欢乐,让他们每天充满着幸福感。时代赋予我们责任,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读懂了爱给老人生活带去的欢愉,尽管陪伴的过程只是玩扑克、下棋、读报、唱歌那样的平淡无奇而简单,但我们执着地守护着这份简单,让爱延伸着,温暖着这些值得尊敬的群体。我们这项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得到河北电视台大力支持,并前去采访、报道、制作了专题片《用爱心播洒人间真情》,得到社会认可,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充满美好的明天!
用爱心播洒人间真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