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教案6

浏览次数: 496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45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桃花源记》教案6,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主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本课目标:
    1. 通过点拨、启示、讨论、交流,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体会悬念迭起的写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教案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