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1

浏览次数: 395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53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着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到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渊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有《陶渊明集》。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 [2] [3]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