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之一,
: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四、在完成上述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总结概括要点的规律,如勾画关键语句、从具体材料中分析写作意图等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四个方面解读“忍”。
1.“忍”是胡同文化的精义。
2.“精义”是相对于“表现”而言,胡同文化的表现是封闭。
3.“封闭”渗透于北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安土重迁,如渴望独门独院,如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如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
4.作者对“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理解这层意思后可向学生提供下面材料: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 六》116页)
二、分析以封闭和忍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为什么冠以“胡同”之名。
1.正南正北方向的胡同把北京城切割成方正的小块,传达着封闭的思想。
2.众多的胡同在北京城市建筑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对北京市民的思想拥有深广的影响。
3.胡同一端连着大街闹市,一端通向四合院,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车水马龙的大街,而同闭合的四合院成为一体。
三、完成习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683次|
发布日期:09-07 18:52:28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