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734次| 发布日期:09-07 18:53:53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 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 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