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315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03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二,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
  1.选出画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2.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  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  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
  3.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作”:                         
  (2)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一点:                 
  4.选出画线词用得恰当的一句()
  A.他的勇敢博得了普遍的赞誉。
  B.离开两种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具体情况,去赞誉资本主义的“美妙”,决然谈不上什么高明。
  C.贫困地区的人民寄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由衷赞誉曙光中学师生对失学儿童的深情厚谊。
  D.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惊险的动作,令人赞誉不已。
  5.《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6.有些话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就容易产生歧义。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句,使整句话不产生歧义。
  (1)                研究鲁迅的书。
  (2)                研究鲁迅的书。
  (3)咬死了猎人的狗                。
  (4)                 咬死了猎人的狗。
参考答案:
  1.D(A.转折语意过强  B.应为选择关系 C.强调的意味未表达出)
  2.B 
  3.(1)是匠心独运的创作(2)通过字词的联想义使意蕴丰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