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下阕中的"忆",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和"忆"分别领起哪几句?
二、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曾"和"忆"两字在表达时间上起什么作用?
三、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
四、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使用"赋",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案:
一、《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下阕中的"忆",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句。
二、"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曾"和"忆"两字,表示从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转入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三、上阕写暮秋景色,"红遍"和"尽染"两词,突出了秋色之深。
四、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诗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诗句,诗人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1]
沁园春·长沙教案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沁园春·长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