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12次| 发布日期:09-07 19:02:58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课题: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下面的表格,以备复习时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指名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可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课  
  1.学习例5。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出示例5。指名读题,说计算方法,列式。  
  教师板书;0.667×492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  
  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什么?”(分)
  “用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百分位。)
 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教师说明: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然后问:精确到‘分’该怎么办?”(保留两位小数。)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38.16元。)
  教师板书答案。注意提醒学生,由于最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约等号。
  2.基本练习。
  (1)做第90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题目的要求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的第一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懂发票中文字。告诉学生发票中的“金额”就是总价。并向学生说明填写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读两遍大写数字。
  教师带着学生算出“白粉笔”和“彩色粉笔”的金额,并就如何填写做出示范。其它的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填写的。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的其它小题,第3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题。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例5:食堂到菜场买青菜492千克,每千克价钱是0.667元。应付款多少元?
  
0.667×492≈328.16(元)

           答:应付采款328.16元。










课后附记:








课题六: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的例6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
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把教科书第92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可以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6。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