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394次| 发布日期:09-07 19:12:51 | 七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之一,
分析:解这类题时,既要考虑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要考虑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第三边长必须在它的取值范围内去求.即小于已知两边的长的和,同时大于已知两边长的差:
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
9-2<x<9+2
即7<x<11.
因为x为偶数,所以x只能取8,10.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另一个应用是证明线段不等,这以后我们要接触.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的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计算角的度数.
①题目条件中给出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而求三个内角,这时可适当设未知数,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到含未知数的等式,即可求解.
②题目条件中已知一部分角的度数,而求图中其他角的度数.常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去计算(出示投影片“回顾与思考”D).
[例3]△ABC中,∠A=80°,∠B-∠C=20°,求∠B、∠C的度数,并指出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
分析:若设∠B或∠C的度数为x,则根据∠B与∠C的关系可表示出∠C或∠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之.
解:设∠C的度数为x,则∠B=x+2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
x+(x+20°)+80°=180°
解得:x=40°,x+20°=60°
即∠B=60°,∠C=40°
∵∠A、∠B、∠C都为锐角.
∴△ABC是锐角三角形.
(2)证明角的等量关系.
(3)证明两角不等.
这两方面的应用在以后将会接触到.它们仍是应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关系的性质.
[师]好,三角形除边、角以后,还有三条重要线段,它们分别是什么呢?
[生]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师]很好,那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呢?谈谈你的想法.
[生甲]它们都是线段,这些线段的一个端点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个端点在其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上.在一个三角形中,它们各有三条,分别交于一点.
[生乙]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每条角平分线平分一个内角;每条中线平分一条边;每条高垂直于一条边.
[生丙]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高就不一定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了,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只有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两直角边上的高分别是另一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中,钝角所对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夹钝角两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外部.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除刚才说到的外,三角形还有一个性质,即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也是在建筑物上常用三角形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做练习以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Ⅲ.课堂练习
补充(出示投影片“回顾与思考”E)
1.如图5-174,

图5-174
①共有几个三角形.
②线段AD是哪些三角形的边?
③∠C是哪些三角形的内角?
答:①图中共有六个三角形,它们是△ABC、△ABD、△ABE、△ADC、△ADE、△AEC.
②线段AD分别是△ADC、△ADE、△ABD的边.
③∠C分别是△ABC、△ADC、△ACE的内角.

图5-175
2.如图5-175中,D为△ABC的BC边上一点,且AE⊥BC于E,指出AE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
答:AE是△ABD、△ABE、△ADC、△AEC、△ABC、△ADE的高.
3.以两条长度为3 cm和10 cm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组成的边长都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它们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答:五个,这五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10、8;3、10、9;3、10、10;3、10、11;3、10、12;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回顾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边关系及三角之间的关系.

注意:三边关系及三个角的关系的性质的应用.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57复习题 A组1、2、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