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集合运算意识.
直观的感知交集.
培养从直观、感性到理性的概括抽象能力.
解决难点.
兴趣激励.比较记忆
培养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能力.
培养想象能力.
以新代旧.
突出重点.
概念迁移为能力.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以新代旧.
培养整体观察能力.
培养从直观、感性到理性的概括抽象能力.
解决难点.比较记忆.
兴趣激励,辩易混.比较记忆.
【设问】集A与集B的并集除上面看到的用图示法表示外,还可以用我们学习过的哪种方法表示?如何表示?
【设问】
与A有何关系?如何表示?与B有何关系?如何表示?
【随练】写出
,
的并集.
【设问】大家是如何写出的?
【例1】设
,
,求
(以下例题用投影仪打出,随用随启).
【助练】本例实为解不等式组,用数轴法找出公共部分,写出即可.
【例2】设 ,
,求
【例3】设
,
,求
【例4】设
,
,求
【助学】数轴法(略).想象前面集A集B并集的图示法,类似地,将两个不等式区域并到一起,即为所求.其中元素2虽不属于集A倮属于集B,所以要取,元素1虽不属于集B但属于集A,所以要取,因此,只要将集A的左端点,集B的右端点组成新的不等式区域即为所求(两端点取否维持题设条件).
【助练】以上例题,当理解并较熟练后,且结果可进一步简化时,中间一步或两步可省略.如例4.
【练习】教材第12页练习1~5.
【助练】
1.全集与其某个子集的交集是哪个集合?
2.全集与其某个子集的并集是哪个集合?
3.两个无公共元素的集合的交集是什么集合?
4.两个无公共元素的集合A、B,它们的并集如何表示?
5.任意集合A与其本身的交集、并集分别是什么集合?如何表示?
6.任意集A与空集的交集、并集分别是什么集合?如何表示?
7.
与
的关系如何表示?
与
的关系如何表示?
【例5】设
,
,求
【助思】
1.集A、集B各是什么集合?
2.如何理解
3.本例实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或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只不过是从集合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交集、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