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走进分数的世界,
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有效的“起跑”。
三、文本阅读 -----“ 加速 ”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借用电脑 PowerPoint 演讲稿形式,实物投影,再次呈现问题。 )
生 1 :最大的分数是什么?
生 2 :分数能乘除吗?
生 3 :分数可以做应用题吗?
生 4 :为什么会有分数?
……
(学生头脑里装载着一系列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是期待点燃的火种!绝非数学知识的简单容器!)
师:这些问题,相信大家可以通过看书,也可以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自己去解决。
师:现在就请大家看书,哪些已经明白?哪些还不太明白,通过看书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起来解决。
学生看书。
师:好,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 1 :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有几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 2 :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我知道了分数产生的原因。
生 3 :如果把许多物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
师: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生 4 :一个数字,为什么称它为自然数?
师:板书: 1 与 “ 单位 1” 。 (教师及时纠正这里的 “1” 是指单位 “1” ,与自然数的 1 是有区别的。学生问题动态生成,教师说理就地取材,“随意”列举:像现在的一个班级,一个大会场所有的人,都可以看作单位“ 走进分数的世界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1” 。)
生 5 :为什么不能说二分之一是一半呢?(能的。 )
生 6 :为什么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教师“信手”板书板画一个个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可以将它看成一个整体。 )
评析: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让学生来理解定义,那么,新课程中,课堂活动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文本,使学生真正走近(进)了“分数”的世界,《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 1” 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夏 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 “ 加速 ” 。
四、操作实验—— “ 冲刺 ”
师:我们要学会自己出题考自己。 现在来进行“闯三关”游戏。
【第一关】:试试你的眼力。
1 、出示一个长方形,标出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目测是其中的几分之几?( 1/3 。 )为什么看出三分之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3 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 1 份的数。
2 、出示一个圆,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学生猜测是 1/3 、 1/2 、 3/8…… 实际上是一个圆的八分之三)
教师板书: 3/8 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8 份,表示这样 3 份的数。
3 、教师出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 (露出的是一个小三角形),你能根据老师画的,画出下面的图形吗?老师告诉你,答案可能不止是一种。
学生操作,接着上台展示自己的画。
师问:关键看什么?
生:看露出一份。 (学生展示的作品多姿多彩,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富于个性的思维以及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走进分数的世界
走进分数的世界
浏览次数: 862次|
发布日期:06-12 12:29:11 | 高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