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478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作者是否有穿凿附会之处呢?贾岛写访友所见,据说他曾做过和尚,那么这个“僧”就决不是作者所认为的僧,作者那一番联想就是子虚乌有白费力气了。或必迁移到另一个诗境中去才行。 
然而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先看原文《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 
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欲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我们总不可以咬嚼别人的成文,只作欣赏才和批评家,还需将咬文嚼字的能力结为成果,落实在作文章的实践中。 
纳入本文中心思想,这一组例子从反面说明要创新,要发常人所未能发,必须咬文嚼字。 
三、借鉴吸收。 
1、如何咬文嚼字? 
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 
2、为什么必须去咬文嚼字? 
答: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3、本文的思想内容给我们以何启发? 
答(1)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 
(2)咬文嚼字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 
(3)咬文嚼字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四、比较两种读书方法。 
朱光潜:咬文嚼字。从字面入手,联系其情境、竟境、思想感情,联想意,创新意,参悟透彻,全面精深。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马南邨:不求甚解。要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诸葛亮“独观其大略”,学陆象山主张:“读书且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马南邨要求人们“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分析评价借鉴。其实,咬文嚼字的三个义项,没有一个是褒扬的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际,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但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也常被用来指摘别人的学习毛病,马南邨也赋予它褒扬意义。 
我们记三句话。这两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有益的教诲。朱先生教我们精读的方法,教我们阅读写作时严谨创新的精神。马先生教我们博览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时重在积累和会意。 
实际上,我们在读书时,这两种方法常交互使用,只是该用什么方法时就用什么方法。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