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273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
段”理解(不是每个题都兼有这两个作用)。 
导读题: 
1.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在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 
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此题较长,宜用投影幻灯或事先写好的小黑板展示。) 
2.按“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这一线索来考虑 
文章的结构。 
(由于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对“灯”象征意义的解析,所以文章线索问题由教师提出以便节省时间集中精力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五、依据导读题,设计好口询题并以此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用12—14分钟) 
教师提问: 
1.全文有多少个自然段都写了(或涉及)灯光? 
学生对第3段到第12段都写了灯光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当然也会肯定地指出第1段没有写及灯光。 
问题是,第2自然段究竟涉及了灯光没有? 
这一段是暗写了灯光,虽未言及灯光二字,但作者对于灯光已感受到了。这是行文很巧妙的一段,也可以说是由“噩梦中惊醒”到渐而清醒的一个过渡。作者的感情变化是从视觉变化开始的。 
“漆黑的一片”→“黑色逐渐减淡”→“终于分辨出来了”(实写视觉,暗写感情) 
(以上文字可形成板书) 
在“漆黑”的夜里竟然分辨出山、宅、菜园,靠的正是灯光。第3自然段的内容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第13自然段并没有实写灯光,但作者的心理活动涉及了灯光,而且揭示了灯光的象征意义——“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处理以上内容,5分钟) 
2.文章的主体内容都是写灯光,自然,□□□□□□也是靠对“灯光”的体味来完成的。 
(应填:作者的感情变化) 
3.作者除了写眼前的灯光,还通过什么材料写灯光?这些材料最后落在哪一点上? 
通过回忆“风雪夜走出迷阵”(我的经历),“哈里希岛的传说”,“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 
事”,“友人投江”等材料来写灯光。这些材料最后都落在“我”对灯光的体味上。 
这个问题搞清了,又会加深学生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的认识。 
(处理以上内容,8分钟左右) 
六、布置作业。 
1.《灯》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本〔思考和练习〕第四题的每个小题都应怎样回答。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具体的材料或语句弄清象征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结构及内容概括),完成“教学要点”中第1项所提出的任 
务。 
1.复习提问:《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请两至三名学生谈文章的结构,并说出划分的根据——亦即每一部分的内容提要)。 
如果学生回答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结合已板书的“线索要语”进行后发、校正。 
板书如下: 
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