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虞献蓉
教材第一章是学生启蒙学科 物理的开篇。这一章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翻开教材的第一章,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跃然纸上。简要的文字说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按照教材的编排,需用三节课,即一周的时间来完成。然而,中考的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既要兼顾“课改”,又要兼顾“中考”真是困难重重。笔都在此作了大胆的设想,并进行了创新的设计,仅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课堂实录如下:
一、实录一(第一课)
教学过程及手段
教学说明、意图及效果
1 物理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
1.1 带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
讲:请同学们翻开你们的书,看到自然界,---宇宙、太空,电闪雷鸣,来势汹猛的龙卷风---。生活中,饮料怎么倒不出来?拉链闭合、开启的诀窍是什么?圆珠笔写字的奥妙?---(带领学生快速翻阅。重点、简略地介绍两幅图。)
议: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解释这些现象
讲:物理无处不在。它是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一个基础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
(带领学生翻阅后面的几幅图)
讲:我们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大到宇宙、太空,小到物质内部的原子、原子核,----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我们可知和不可知的,自然中的和生活中的,令我们迷惑不解现象都是物理现象。
(快速介绍原子之小,宇宙之大。)
讲: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寻找规律,并为人类服务。因此,物理不单向我们揭穿谜底,还将带领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去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会感受到解谜的欢欣,还会初步体验到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领略到科学家们获得研究成果的喜悦。
1.2. 观察与实验
讲: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一个模拟和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
演示: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议:弗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讲:在此之前还有位科学家献出了保贵的生命。
讲:探究过程常常是根据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然后做实验去验证,思考。
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演示:将小试管套入盛有大半水的大试管中。
猜:当大试管倒立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初中物理第一章的教学与反思